呼吁已久的共榮共損新型浮動費率機制的公募基金終于與基民見面。
2025年5月27日,金疾基民金費首批16只新型浮動費率機制的馳而才踴車公募基金正式通過券商和銀行等渠道發售。此時距首批26只此類基金上報和獲得中國證監會注冊僅分別為七個和兩個工作日。躍上截至6月3日,募基另有包括鵬華共贏未來混合型基金和大成至臻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內的率改7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明確定檔在6月上旬開售。節奏速度之快可以用“疾馳”形容。革②
扎堆發售大戰之下,共榮共損新型浮動費率基金以何為基準業績?金疾基民金費管理費規則是否一目了然?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是否跑贏了業績比較基準?“共榮共損”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是馳而才踴車否能點燃基金的認購熱情?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對所有在售新型浮動費率基金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和多角度的調研。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詳細比對了16只基金的躍上招募說明書和發售公告,并將這些基金對應的募基17名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與業績基準進行了對比分析和模擬計算,還對多家銀行和券商渠道的率改銷售情況和多位基民對浮動費率基金的評價進行跟蹤調研。調研發現,革②近半基金管理公司對此次發售采取“限額發售”的共榮共損謹慎態度,多數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不錯,但亦有“總回報率和年化回報率”為負值者。接受調研的基民和渠道方對發售情況不太樂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基金管理費率改革僅是改革大幕的開啟,而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本質革新與相關利益方格局的重構,才是廣大基民當下的期待。
較之歷史上復雜多樣的基金浮動費率機制(詳見《基金公司將與基民“同甘共苦”,業績“標尺”成博弈關鍵》),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均采用了統一的收費模式,且規則簡單明了。
整體而言,新型基金浮動費率機制可歸納為“固定管理費+浮動管理費”:基民持有基金第一年,管理費率統一為1.2%;從基民持有第二年開始,基金管理公司根據基金年化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差額分為基準檔(1.2%)、升檔(1.5%)和降檔(0.6%)三個檔位收取管理費(詳見下圖)。其中,當基金年化收益率為正,且超過業績比較基準6%的情況適用升檔;當基金年化收益跑輸基準3%的情況則適用降檔;其余情況適用基準檔。
從上述機制可以看出,較之基準檔(1.2%)而言,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管理費升檔的幅度(0.3%)明顯低于降檔的幅度(0.6%)。即基金經理在基金業績超越基準后得到的獎勵(比基準檔多收0.3%的管理費)明顯低于基金業績不及基準(不達標)時受到的懲罰(比基準檔少收0.6%的管理費),即獎少罰多。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在機制“獎少罰多”的原則下,基金經理若想獲得升檔管理費,較具挑戰性?;鸾浝韺⒏c基民同步體驗“獲得感”。
但理想狀態能否真正實現還需觀察這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后續業績情況。截至28日傍晚,多位基民和基金大V在自媒體平臺上或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時,表達了對該機制實施后基金行業發展的擔憂。
接受調研的資深基民稱,該機制下費率升檔要求較高,而費率降檔要求低?;鸾浝磉_到升檔要求的難度較大。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可能直接減半。無論是基金經理因薪酬降低而離職的危機,還是管理費收入驟降,這對于基金公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然,這將倒逼基金公司傾斜資源提升投研能力,改變以往把資源堆在發售渠道上的做法。簡言之,即重投研輕銷售,而非顛倒。
但亦有基民更希望建立“信任托付”關系。在支付寶基金公開實盤金額的“養基大叔基金測評”《當利益捆綁變成營銷話術,祛魅“浮動費率基金”》推文中稱,浮動費率基金想解決的不是利益捆綁問題,而是信任問題。將“信任托付”簡化為“數字游戲”難以推動行業發展?!斑@兩年陸續看見幾位優秀的基金經理離職——丘棟榮、周海棟和鮑無可。誰說基金管理不算一場雙向選擇呢?”
在浮動費率機制中,業績比較基準是關鍵“標尺”。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基金公司將與基民“同甘共苦”,業績“標尺”成博弈關鍵》一文中詳細描述了業績比較基準的重要性。
已正式發售的1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選取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什么?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比對16只基金的招募說明書發現,16只基金均以A股寬基指數、港股寬基指數和中債指數加權為業績比較基準。其中,A股寬基指數主要以滬深300指數、中證8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為主;港股寬基指數以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和恒生指數為主。這些指數由中證指數公司或恒生指數公司編制,分別代表A股300只大盤股、A股800只大中盤股、A股500只中盤股、港股通港股和83只藍籌港股,均在A股和港股市場具有廣泛市場代表性;中債指數是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系列債券市場指數,覆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多類債券品種,用于反映中國債券市場價格走勢和整體表現,是衡量債券市場收益和風險的重要參考指標。
在指數權重方面,16只基金均以A股寬基指數為主,港股寬基指數和中債指數為輔。舉例而言,匯添富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股債比例大概為3:1;權益方面,A股與港股的比例大致也是3:1。其在兩邊市場均選擇非常典型的寬基指數,在行業、風格上相對平衡;選股則偏向大中盤股。這意味著基金持倉或相對均衡,聚焦大中盤股,以期在跟蹤大盤整體走勢的基礎上,再追求超額收益。
綜合上述寬基指數特征和基金公司對基準的描述,這些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已基本符合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總監孫珩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所述的“具有廣泛市場代表性”“產品投資策略高度契合”和“多指數加權”的要求。而對于孫珩所述的“對業績基準進行分階段動態調整”和“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基準設定進行評估與監督”等要求,尚需待此批基金在后續運作時才能驗證。
大多數基金在買基金時可能并不會認真研究業績基準的設定是否合理。一位小紅書博主在5月26日針對“你買基金看業績基準嗎?”發起了投票。截至29日,65人參與投票,超六成基民選擇了不看業績基準。該博主稱,對于普通基民來說,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的計算還是比較復雜。很少基民會關注業績比較基準。
在天天基金和螞蟻理財社區,部分關于浮動費率基金的推文下均有基民發出質疑稱,在以與業績比較基準高度掛鉤的浮動費率機制下,未來是否有可能導致大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被配置為指數增強型基金?
事實上,在2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中,除博時卓睿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為股票型基金外,其余均為混合型基金。
為探究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的主要投向賽道和邏輯,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查閱并匯總了26家基金公司的公眾號和對應基金經理的發言(詳見下圖)。
匯總結果顯示,重點投資AI領域是幾乎所有基金經理的選擇。華安基金基金經理欒超稱,隨著全球AI競爭格局重塑,中國資產關注度大幅提升,權益資產迎來價值重估時刻,“經濟尋底成功+內需提振+科技擴散”的市場主線有望持續演繹。
創新藥則是僅次于AI領域的熱門賽道。在6只顯示投向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中,有4只基金稱將投資創新藥或醫藥行業。興全基金基金經理陳聰稱,創新藥可以看至少5-10年的產業趨勢。中國的創新藥研發環節,尤其是在IND-臨床1期的推進效率和成本優勢,在全球是非常領先的。
在選股策略上,大多數基金均在招募說明書中提及自下而上的價值投資策略。其中,平安基金公眾號顯示了基金經理何杰關于平安價值優享混合的完整建倉思路。他表示:“我們從2024年確立了左側布局(指投資者在市場趨勢尚未明顯改變,甚至還處于下跌趨勢時,就開始提前買入資產)的價值投資原則并將長期堅守。因此,我們依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低位買入便宜的好資產。當然,好的權益資產不可能同時處在低位。我們一方面要不斷加強研究增加核心股票池儲備;另一方面,也會耐心等待好資產落入擊球區。我們的建倉節奏可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市場亢奮時放慢、在市場悲觀時加快,以期在回撤可控的情況下逐步完成建倉?!?/p>
擬擔綱1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可曾有過輝煌業績?
根據基金招募說明書,將有17名基金經理負責管理首批發售的1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其中,南方瑞享混合型基金由李錦文和袁立共同管理,其他基金則均將由1名基金經理管理。在這17名基金經理中,有2名執業年限超10年,且為管理規模過百億元的“老將”,亦有1名執業年限剛滿3年,管理規模不足10億元的“新銳”。
Wind數據顯示,17名擬任基金經理從業以來年化收益率均值為6%,近5年最大回撤率均值為-38%。其中,有7名基金經理從業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10%。在這7名基金經理中,華夏基金的王君正和東證資管的周云,是兩名管理規模超百億元的“老將”,表現最為亮眼。這兩名“老將”的總回報率均超100%,且近5年最大回撤率小于17名基金經理該指標值的平均數。從數值上看,兩名“老將”在管理大規?;鸬耐瑫r,亦為基民提供了良好的持基體驗。
為進一步量化17名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據Wind數據將近5年“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恒生指數收益率×15%+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25%”的業績比較基準數據與17名基金經理任職以來年化收益率進行了模擬比對。比對結果顯示,17名基金經理中,有9名基金經理適用升檔費率,7名基金經理適用基準檔費率,1名基金經理適用降檔費率。
從17名基金經理的基金歷史持倉分析,他們的投資風格差異都很大,從科技成長到消費、金融、制造均有涉及。但整體而言,歷史持倉呈現行業多元化的基金經理業績在長期收益和最大回撤的表現,均會比專注單一行業的基金經理業績更佳。以總回報率第一的“老將”王君正為例,其任職的基金持倉涵蓋了工業、消費、醫療、信息技術和房地產等多個行業。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業績。模擬計算中,7名適用基準檔和降檔費率的個別基金經理的近1年業績表現亦相當突出,甚至超越“老將”的表現。以總回報率-33%的嘉實基金李濤為例,其近1年的區間收益率達25%,在17名基金經理中排名第三。同期,王君正的區間收益率僅為4%,排名第十。但高波動亦意味著高風險。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李濤在管基金的持倉在制造業和信息技術行業的凈值比例超過70%。與此同時,其管理的6只基金任期收益的極差高達67%。具體而言,Wind顯示,李濤管理的嘉實清潔能源A的任職回報為-33%,而嘉實信息產業A則為34%。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認為,基民在選取基金時,不僅要分析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還要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和既往持倉,綜合比對哪只基金更加符合自己的投資偏好和資金安排,以獲得更好的持基體驗。
針對新鮮熱辣的創新型產品,不少基金公司卻采取了較為謹慎的發售態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16只基金招募說明書匯總發現,近半數基金對其募集規模進行了限制,即“限額發售”。其中,廣發價值穩進混合型基金的限額最高(80億元),東方紅核心價值混合型基金限額最低(20億元)。
針對銀行渠道,大多數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有認購費率優惠活動,但銷售相對平穩,遠不能用熱銷形容。東方紅核心價值產品在27日募集階段領跑。當日,該基金發售規模近4億元。三天時間累計募集超10億元。一家大行某省分行零售銀行部人士稱,有銷售壓力。因為不少基民還被“套著”。
較之銀行,部分券商的銷售情況較為冷清。3家頭部券商銷售人員均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表示,券商并沒有主推新型浮動費率基金。27、28日,他們的銷售人員幾乎沒有向客戶主動推薦浮動費率基金產品。近期,他們均以向客戶推薦CTA策略(一種通過在期貨等衍生品市場進行多空操作的投資策略)的量化私募基金為主。
其中一名券商銷售人員稱,這幾年,客戶因買公募基金不賺錢,現在不敢買,就算買也是補倉舊基金。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亦觀察到,在螞蟻理財社區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要來了!”的話題下,有基民評論道,“不會買,老基金還在套著?!边€有基民稱,“跑輸賠回損失,才叫好基金?!?/p>
“養基大叔基金測評”在28日當天發布的《當利益捆綁變成營銷話術,祛魅“浮動費率基金”》最后一段描述道:“浮動費率基金的困境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沒有投研能力的本質革新,沒有利益分配機制的徹底重構,任何費率創新都不過是海市蜃樓?!?/p>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認為,費率創新是基金行業系統性改革的起點?;窈痛骎的聲音更多反映當下公募基金投研團隊建設的緊迫性。在費率機制和理念都已從“重銷售重規模”轉向“重投研重回報”的背景下,各基金公司還應深度思考如何建設更有能力的投研團隊以恢復廣大基民對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