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洪水,廣東牽動了全國人民的英德心。
從上個月21號開始,發生整個廣東省北部就一直處在大雨,暴雨必而且越下越大。洪澇洪澇后衛
截至目前,災害災害廣東全省58條河流84個水文站點,生細出現了警戒性洪水。節務
而在近日,到位受到連日強降雨的廣東影響,廣東北江干流英德站就遭遇歷史上最高水位,英德將近36米的發生洪峰超過警戒線10米以上,為1915年以來最高。暴雨必
不過好消息是洪澇洪澇后衛,目前英德水位也逐漸回落,災害災害但考慮到來水量過大,北江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寬峰,一時半會水位還不會很快下降,救援依然還在繼續。
有網友發布的照片,可以看到,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幾乎都遭受洪澇的影響。
位于北江旁的燕德塔,仿佛就像汪洋中的一道孤柱。
而作為小縣城,英德市居住者多數都是年幼的孩子以及獨居的老人。
目前大量無家可歸的老年幼兒被暫時安置在體育館。
這場暴雨洪澇涉及的,遠遠不只是一個英德。
整個粵北都遭受連日的暴雨,整個北江水系沿岸所有的城鎮,水位都明顯超過了警戒線。
災難背后,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秩序受到影響,更是數以萬計普通人的生計與生活。
洪澇過后,這些健康隱患同樣也需要防范
洪澇災害還會帶來次生健康災害,會讓食物供應體系遭受破壞,食物的生產、運輸以及庫存都會受到影響。
再加上如今正處于炎炎夏日,連續高溫以及空氣濕度大,還會促使蚊蟲滋生,病死的家禽增加,食品更容易遭受細菌、霉菌的污染。
同時,洪澇災害還會加劇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比如腸道傳染病(細菌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人畜共患疾病(鉤端螺旋體病)、蟲媒傳染病(流行性出血熱)等。
因此,若此時沒有做好飲食衛生問題防范,勢必會對正處于災區的人們健康遭受威脅。
如何預防食源性疾病,防止病從口入?
第一,注意食品安全
洪水可能存在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
若人們食用被洪水污染的食物,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輕者會出現腹瀉嘔吐,重者可能感染肝炎、傷寒和副傷寒等嚴重傳染病。
因此,不吃泡在污水中的食物,即便包裝完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更不吃霉變的食物。
在食物處理時,需要及時做好消毒工作,不用污水來清洗蔬果,也不生吃海產品,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在加工處理過程中務必高溫熟透,盡可能不留剩飯剩菜。
第二,注意飲用水衛生
不喝生水,不用臟水漱口,對于飲用水或者做飯的水,需要進行氯化消毒或者煮沸處理,盛水容器需要保證衛生干凈。
對于飲用水,最好準備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第三,注意個人衛生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不要用手接觸口鼻,揉眼睛,同時盡量保證皮膚清潔。居住地還需要防蚊防鼠,提前關注好撤離路線。
同時對于被洪水淹過的房屋內外,都需要進行消毒殺菌工作,盡可能做到“防蠅滅蠅,防鼠滅鼠,滅螨防螨”,門窗全部打開通風,日用品放在陽光下暴曬。
第四,若有不適需及時就醫
一旦出現腹瀉、嘔吐或者發熱等現象,就需要主動、積極、及時就醫,接觸患者的人需要佩戴口罩,并且對患者血、排泄物污染的環境以及物品需要及時消毒。
盡可能不要與患者共用生活用具,尤其是潔具,同時還需定期用醫用酒精等消毒液進行擦拭與消毒。
或許,災難我們無法避免,但我們能做好及時預判,減少一定的損失。
英德洪澇,我們持續關注。
救人,是目前的第一要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責任重于泰山。
戰風浪,除風險,汛情終將過去,愿大家都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