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14時50分前后,廣東今年第21號臺風“麥德姆”在湛江市徐聞縣東部沿海登陸,全力登陸時強度為強臺風級(14級)。赴打風防
正值國慶中秋假期,贏臺御硬人流車流密集,廣東疊加近期已遭受多次臺風襲擊,全力廣東部分地區特別是赴打風防粵西土壤含水量比較飽和,承災能力明顯減弱,贏臺御硬給全省做好防范工作帶來更大挑戰。廣東5日8時,全力省防總將防風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赴打風防省水利廳將水利防汛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贏臺御硬

汛情就是廣東命令,險情就是全力戰情。全省各地各部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赴打風防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細致的作風,把各項防御措施抓緊抓實抓到位,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全力以赴打贏這場臺風防御硬仗。

一場在假期打響的臺風防御戰

臺風“麥德姆”攜暴雨與風暴潮來襲,防汛防風形勢嚴峻復雜。在防臺風一線,廣大黨員干部紛紛放棄休假,有序開展防御救災工作,確保災區群眾過一個平安的中秋佳節。
在省水利廳值班室,數個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全省多條河流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數據。依托水利智慧平臺,值班人員密切監控流域雨水情發展變化,接收、處理各類水情信息。
3日,廣東水利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啟動。10個值班專崗迅速到崗,組織全省水利部門及有關單位開展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密切關注臺風動態,實時發布預警信息,加強海堤、水利工程巡查,做好水工程調度,預置搶險隊伍及物資……
“我們深知,每一組數據都關系著數萬群眾的安危。”現場值班人員的話語,道出了防御工作的嚴謹,他們需要反復核對匯總的信息是否準確,并通過數據監測雨水情風險,做好風險監測、發現、處置全鏈條工作。
作為臺風登陸地的湛江,防御行動同步緊鑼密鼓推進。全市8.7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全力投入防汛搶險、應急救援和民生保障各項工作。湛江市委組織部將平急轉換機制與值班值守機制有機結合,建立假期調配機制。全市1.28萬名三防責任人取消休假、全員進入臨戰狀態。
毗鄰湛江的茂名市同樣嚴陣以待。“全區黨員干部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落實防御措施!”在電白區委統一部署下,區、鎮、村三級黨組織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發揮出“領導包片、干部包村、黨員包戶”的責任體系作用。區領導班子成員下沉掛鉤鎮街靠前指揮,與基層黨員干部并肩作戰。
據茂名市三防指揮部統計,此次防御行動中,全市2.7萬名三防責任人全部在崗在位。截至5日15時累計轉移撤離人員56602人,6097艘漁船已全部回港。針對茂名沿海景區游客較多的情況,當地4日已提前疏導,3個濱海景區已關停,市內濱海旅游公路、跨海橋梁全部關閉,部分高速路段實行臨時交通管制。
爭分奪秒開展搶險救援
扎實的防御部署為應對險情打下基礎,而當臺風侵襲引發各類突發狀況時,早已待命的救援力量迅速出擊,展開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守護戰。
“大家加把勁,臺風登陸前必須守住海堤。”5日9時,茂名市電白區高地街道墨膠社區北側海堤因臺風與天文大潮疊加影響,出現塌方和決堤風險。高地街道黨工委組織黨員干部、掛片干部、社區干部迅速趕赴現場,成立搶險突擊隊,調度防汛沙袋等物資投送至后灣村、同寮村等重點區域。
黨員干部帶頭扛起沙袋,周邊群眾見狀紛紛加入,經過數小時連續奮戰,在海岸邊筑起一道堅實的防汛屏障。
同日中午,風雨漸急之際,沙院鎮海尾路段一名群眾因路滑意外摔跤受傷。正在附近巡查的掛片干部與海尾社區黨員干部發現后,立即攜帶急救包趕赴現場,冒雨為受傷群眾清理傷口、包扎固定,并第一時間聯系車輛送醫。
從發出求助到送抵醫院,全程僅用時約20分鐘。受傷群眾握著干部的手動情地說:“幸好有你們及時幫忙,不然我一個人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類似的救援畫面也在湛江市區上演。一輛輕型貨車被狂風瞬間掀翻,司機受傷被困。危急關頭,一名執勤交警頂風沖向現場,多位市民也毫不猶豫自發加入救援。眾人合力拉開車門,將受傷司機救出,并在暴雨中用身體圍成“人墻”為其遮風擋雨,最終安全護送至路邊安全區域。
消防救援力量同樣沖鋒在前。在雷州市西湖街道華藏寺附近,一輛面包車在狂風中傾斜,左輪懸空,車內7人被困,其中包括5名兒童。接警后僅4分鐘,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抱起年紀較小的兒童,冒著暴雨將被困人員轉移到安全區域。
狂風暴雨致大樹倒伏,消防迅速清障開路;2名老人被困集裝箱簡易房,消防冒雨護送轉移;一木材加工廠鐵皮屋頂被臺風掀翻,消防緊急轉移屋內居民……這一幕幕,都是臺風天里消防救援人員逆行守護群眾安全的溫暖縮影。
記者從省消防救援總隊獲悉,截至5日18時,119指揮中心共接報此次臺風、強降雨相關警情71起,營救10人、疏散轉移人員57人,共出動車輛79輛次、人員462人次。
民生保障讓溫暖“不缺席”
搶險救援守護生命安全,民生保障則讓臺風天里的溫暖“不缺席”。各地在全力抗擊臺風的同時,同步做好群眾轉移安置與基礎服務保障。
“臺風要來了,我們送您去安置點暫住幾天,那里安全又暖和!”在電白區沙瑯鎮譚儒村,黨員網格員李大姐冒雨敲開獨居老人家門,耐心勸導其轉移。
這樣的“敲門行動”在電白全域展開:沙院鎮組建24支黨員應急搶險隊,設立240個黨員先鋒崗,對轄區內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坡心鎮黨員干部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用方言講解避險知識,推送預警信息200余條;陳村街道黨員先鋒隊在陳漁碼頭拉起警戒線,協助180艘漁船100%回港、286名漁民全部上岸。
群眾出行保障同樣貼心。5日,受臺風影響,渝湛、湛徐(含徐聞港支線)、烏石港高速實施交通管制,主線封閉及沿線收費站出入口關閉。橫山、遂溪、雷州、徐聞四對服務區170人滯留。渝湛、湛徐高速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將滯留人員引導至應急安置點避險。“湛道”志愿服務隊同步行動,準備炒飯、餃子等熱食及便攜食品,為司乘送上暖心餐。
“真沒想到還能吃上這么熱乎的飯菜,謝謝你們!”在湛徐高速徐聞服務區,準備赴海南過冬的退休老人捧著熱餐連聲道謝,他與15位同行老人因臺風滯留,志愿者不僅送餐送熱水,還陪他們聊天、普及臺風天安全知識,化解了大家的焦慮。
目前,高速部門持續關注臺風動態,落實防御舉措,待臺風過境后將排查隱患、清障通路,以扎實行動守護國慶出行群眾。
民生保障的關鍵一環,還有電力供應的穩定。“根據我們目前統計的數量,受影響情況遠超去年超強臺風‘摩羯’。”截至記者發稿時,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安監部應急協調科劉通透露,防風防汛應急響應保持在I級,全省累計近4萬人次出動抗風,應急發電車約170臺、應急發電機約550臺。
湛江電網直面“麥德姆”襲擊,受到嚴重影響。南方電網廣東湛江遂溪供電局供電區域內多處電桿受損,其中城月鎮10千伏城嶺線的主干線和桿塔因附近建筑工地的龍門架倒塌被壓斷,導致電力供應中斷。城月供電所的工作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勘查災情,并迅速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為災后搶修復電做好準備。
從省級統籌的精準調度,到基層一線的堅守沖鋒,從搶險救援的速度,到民生保障的溫度,廣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臺風“麥德姆”防御戰中織密全域聯動的安全網,以堅固防線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南方日報記者 陳薇 張子俊 李赫 劉倩 曾良科 陳思亮 鄧建青 顏志雄 劉棟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