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羅昱倫 通訊員 黃響珠) 近日,福廈福建省三明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內呈現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滿載二氧化硅的貨車陸續駛出廠區,開往三明陸地港轉關出口。不到1小時時間,鎖通貨物就完成申報等海關手續,并前往廈門口岸離境。“近年來,讓明公司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市場,‘福·廈’轉關‘一鎖通’模式讓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方便、快捷通關。外貿”公司副總經理曾鵬飛說,更暢今年1至7月,企業轉關出口貨運量同比增長28%。
據了解,福廈“福·廈”轉關“一鎖通”業務模式,是由福州海關、廈門海關兩關共同推出的鎖通跨關區智慧監管模式。三明陸地港依托該平臺,讓明通過信息化系統和安全智能鎖,讓企業在三明“一站式”完成申報、驗放、外貿施封,更暢在廈門完成解封、核銷、福廈艙單放行,鎖通有效解決了企業異地查驗不便、成本高等堵點問題。讓明
民營企業是外貿三明轉關申報出口的主力軍,占同期福州海關所屬三明海關監管轉關出口貨運量的95%以上。為破解山區外貿短板與企業出口堵點,更暢三明海關依托陸地港的中轉、集聚和輻射優勢,創新應用“福·廈”轉關“一鎖通”模式,打造內陸出海“黃金通道”。新模式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平均每票報關單通關物流時間縮短8小時以上,廣受企業好評。今年1至7月,民營企業轉關出口貨運量達3.98萬噸、標箱3874個,同比分別增長20.06%和20.27%。
“下一步,三明海關將持續深化智慧監管應用,優化升級‘福·廈’轉關‘一鎖通’業務場景,完善口岸海關協同機制,并依托‘關長送政策上門’及問題清零機制,以更高監管效能、更優服務質量,助力三明革命老區外貿高質量發展。”三明海關副關長姚劍平表示。